根据国内航空爱好者发布的照片,由哈萨克斯坦订购的第 6 架也是最新 1 架运 -8 中型运输机神牛资讯,于 7 月 22 日飞抵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经停,随后转场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机场。
和首批 3 架飞机一致,该机垂尾上的机徽代表的也是哈萨克斯坦国民近卫军,而非哈萨克斯坦空军
作为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每年都需要动用反应速度快的空运力量,投入全国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救灾任务。但当初从苏联"分家"时,哈萨克斯坦境内并没有装备伊尔 -76 运输机的部队,而哈萨克斯坦国家航空虽然运营过伊尔 -76,但其中 1 架 1996 年在印度德里上空与沙特阿拉伯航空的波音 747 相撞坠毁,导致该航空公司退出航线,飞机变卖给私营航司;政府机队拥有过 2 架伊尔 -76,一架使用至今,另一架 2009 年拨给紧急情况部使用,随 2014 年紧急情况部撤编转入内务部,2018 年之后停飞。
伊尔 -76 约等于无,安 -12 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哈萨克斯坦空军账面上拥有的的 18 号机和 19 号机在 2015 年后极少飞行,使得哈萨克斯坦缺乏大中型运输机的问题日益严重。实际上早在 2014 年哈萨克斯坦内务部队改组为国民近卫军之前,首都阿斯塔纳国际机场东北角的新基地就开始动工,一期工程于 2016 年初完成,其大型停机坪和机库显然是为运输机准备的。
今年 5 月的阿斯塔纳机场东北角卫星图神牛资讯,左侧为一期,右侧为二期,可见一期停机坪上有一架属于俄罗斯的安 -124,二期停机坪上可见 2 架运 -8、1 架安 -26 和 1 架安 -72
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也来华考察陕飞,探讨引进运 8 系列的可行性。在明确这批飞机无需作为空军一线机型使用,而更多用于国民近卫军的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因此可按照民用货机标准生产,军用运输机上更为先进的航电系统、装卸空投系统、自卫系统等均可"应用户要求缺装",并在其他方面确保与安 -12 的继承性之后,中哈双方很快签订了相关协议。
2018 年 6 月 14 日,为哈萨克斯坦研制的运 8F200WA 型首架原型机在陕西城固柳林机场首飞,同年 9 月 26 日,哈方订购的 01 架运 8 完成交付转场,次日在阿斯塔纳国际机场隆重举行交付仪式。为了确保尽快让哈方上手熟悉新机,该机部分技术状态仍与缅甸采购的运 8F200W 一致,哈媒在报道时着重提及其价格仅为 3800 万美元——而哈空军 3 年后采购的空客 A400M,单机价格高达 2 亿美元。
运 8F200WA 换装电子飞行显示系统神牛资讯,增换装和适应性更改部分航电设备,这些改进从名为运 8F200W 的首架飞机上就体现出来了
2023 年年底交付的 02 架运 8 是首架运 8F200WA 型,在运 8F200W 基础上,增加哈方提出的增加地面系留功能(提高在缺乏机库的简易机场停放时的抗风性),取消部分设备和系统(重装空投系统与舱内吊车对于国民近卫军运输机以救灾为主的任务来说,确无太大必要);适应性改进电气和飞控系统,并对货运系统进行改进,提高货盘的装载数量。
根据官方资料,运 8F200WA 最大起飞重量 61 吨,载重航程 3400 千米,最大商载 15 吨,可以在砂砾和被雪覆盖的跑道上起降,也可以在海拔不超过 3000 米的各种纬度地区运营,同时具备昼夜和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运营能力,符合哈萨克斯坦对该机的使用定位。
02 号之后的飞机除了更改货舱设备布局之外,在油漆颜色上与 01 号似乎也有所区别
2 架飞机的交付间隔了 5 年之久,这并非是中方的交付能力问题,而是阿斯塔纳机场为国民近卫军修建基地的二期工程实在缓慢,导致这几年是没有多余机库供后续运 -8 停放修理的,2023 年年底才把机库建好,整个基地的二期工程直到 2024 年 5 月才迎来总统托卡耶夫亲自主持的揭幕验收仪式。
另外有说法称,哈萨克斯坦当初的订单是 6 架 +2 架意向,目前 2 架意向订单似乎暂时没有后续,从它们的价格,以及哈飞行员和机务在访谈中对这些新机的满意程度来看,看不出有什么不执行意向订单的合适理由;总不能是国民近卫军在基地二期工程的回扣"吃掉了"两架飞机……
空地勤接受采访时,都提到了对这些价廉物美的新机的仔细呵护,配套的设备也算对得起耽误的时间
总之,随着 6 架运 8F200WA 全部交付,加上原有的苏制中小型运输机,如今国民近卫军的空运能力,相比以 1 架 A400M 和 8 架 C-295 的"全欧班"为主力的哈萨克斯坦空军,其实也并不逊色多少。外形古老的"经典运 8 "圆满完成了售往独联体国家的第一单,运 9 平台特种机的出口也即将打开新局面,中国中型运输机的未来,必将随着新一代型号的出现而更上一个台阶。
等着好消息就是了神牛资讯
金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