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创利配资
港股券商板块出现罕见一幕。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7 月中下旬,易方达基金陆续买入了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招商证券、申万宏源、国联民生、光大证券等 11 家券商 H 股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后,易方达基金持有上述 11 家券商 H 股股份的比例(占已发行的有投票权股份百分比,下同)均提高至 5% 以上。
对此,有业内人士透露,这并非易方达基金"主动加仓",而是因为易方达香港证券 ETF 短期内规模大增,导致被动补券买入了券商 H 股。
除了券商 H 股,A 股券商板块也获得公募基金加仓。据机构最新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主动、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证券板块的市值占比分别为 0.39%、8.21%,均呈现环比增长趋势。
申万宏源非银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表示,上半年券商 H 股涨幅明显好于 A 股,下半年随着险资及公募投资重心重回 A 股,应重视下半年券商 A 股的补涨逻辑。
被动增持?
港交所披露易显示,7 月 22 日— 7 月 28 日,易方达基金以投资经理的身份陆续买入了 11 家中资券商 H 股股份。本轮交易完成后,易方达基金对其中 6 家券商 H 股的持股比例升至 5%,对 3 家券商 H 股的持股比提升至 7%,对 2 家券商 H 股的持股比例提升至 6%。
图片来源:港交所
具体来看,7 月 24 日,易方达基金买入了 537.36 万股申万宏源 H 股股份,每股平均价 3.5499 港元,持有申万宏源 H 股股份的比例由之前的 4.92% 增加至 5.13%。
同一天,易方达基金还买入了招商证券 H 股、中信建投证券 H 股、光大证券 H 股股份,当日买入股份数目分别为 273.5 万股、270.6 万股、151.08 万股。
至此创利配资,易方达基金持有招商证券 H 股股份的比例由原先的 4.92% 升至 5.14%;持有中信建投 H 股股份的比例由 4.93% 升至 5.14%;持有光大证券 H 股股份的比例由 4.92% 升至 5.13%。
7 月 25 日,易方达基金以每股平均价 21.4451 港元的价格买入了 714.44 万股中金公司 H 股股份,持股比例提由 4.76% 升至 5.13%。
7 月 28 日,易方达基金以每股平均价 17.7515 港元的价格买入了广发证券 H 股股份,买入股份数目为 347.1 万股,持股比例由之前的 4.91% 升至 5.12%。
另外,7 月 23 日,易方达基金买入了东方证券 H 股、国联民生 H 股、中原证券 H 股(中州证券)股份,持有比例均提高至 7.03%。并且,此前的 7 月 11 日、7 月 16 日,易方达基金也曾增持过这 3 家券商 H 股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7 月 22 日、7 月 28 日,易方达基金还曾同步买入中国银河、华泰证券 H 股股份。
7 月 22 日,易方达基金买入 423.4 万股中国银河 H 股股份,持股比例升至 5.09%;7 月 28 日,其又买入 942.15 万股中国银河 H 股股份,持有比例升至 6.17%。
同时,易方达基金在 7 月 22 日增持 198.5 万股华泰证券 H 股股份,持股比例升至 5.09%;7 月 28 日,易方达基金进一步买入华泰证券 H 股股份,持股比例升至 6.16%。
不难看出,经过本轮增持,易方达基金持有上述 11 家券商的比例相对平均,要么在 5.1% 左右,要么在 7% 左右。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此次易方达基金集中买入券商股,并非"主动加仓",而是因为近期易方达香港证券 ETF 规模暴增,导致被动补券买入了券商 H 股。
"当 ETF 采用现金替代申购机制,且投资者选择现金替代部分或全部成份券时,基金管理人需用收到的现金替代款买入对应成份券,就会发生被动补券。对 ETF 而言,被动补券可保证其紧密跟踪指数,维持较低的跟踪误差。"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
据 Wind 计算,截至 7 月 31 日,易方达香港证券 ETF 的规模达到 228.76 亿元,较 6 月底的 97.03 亿元增长了约 135%。
这只 ETF 跟踪的指数为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指数,该指数成分股囊括了上述 10 家券商。
需要提及的是,按照《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 10%。不过,完全按照有关指数的构成比例进行证券投资的基金品种可以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机构看好 A 股券商补涨逻辑
香港证券 ETF 规模大增意味着资金正在加大对券商板块的配置。其实,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加仓 A 股券商板块的迹象已经显现。
据长江证券统计(基金二季报重仓持股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主动、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证券板块的市值占比分别为 0.39%、8.21%,分别环比增加了 0.16 个百分点、0.13 个百分点,相较沪深 300 分别低配 6.43 个百分点、超配 1.39 个百分点。
从个股看,主动基金的持仓集中于中信证券(24.7%)、东方财富(18.6%)、华泰证券(16.2%);被动持仓集中于东方财富(44.1%)、中信证券(18.9%)、国泰海通(14.7%)。
港股方面,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主动、被动型基金持有证券板块的市值占比分别为 0.06%、0.55%,分别环比增加 0.02 个百分点、0.14 个百分点。从个股来看,主动基金的持仓集中于华泰证券(44.3%)、中金公司(18.7%)、中国银河(16.0%)。
"二季度公募基金主动加仓券商板块,这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券商行业基本面改善、政策红利释放及估值修复的共同认可,背后是业绩高增兑现、监管政策优化以及新增长极打开的三重驱动共振。"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指出。
另一方面,从板块表现看,今年以来,券商 H 股的表现好于 A 股。据申万宏源统计,截至 7 月 23 日,香港证券指数自年初以来上涨了 49.92%,而对应的 13 家 A+H 成分股券商,其 A 股同期涨幅均值仅为 4.63%;申万证券指数年内涨幅仅 2.05%。
"上半年,外资增持中国资产、机构(险资、公募)青睐投资高股息、低估值的港股,致使券商 H 股涨幅明显好于 A 股,下半年随着险资及公募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驱动下投资重心重回 A 股、居民存款搬家首选 A 股,我们认为要重视下半年券商 A 股的补涨逻辑。"申万宏源非银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表示。
隋东分析,券商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有望吸引资金流入。建议关注零售优势突出券商,以及海外业务优势突出的头部券商。另外,业务多元发展的头部券商、业绩高增长且估值合理的标的,以及存在并购重组预期的机构,也具有投资潜力。
陈兴文认为,当前券商板块正处于 "估值修复 - 盈利兑现 - 战略转型" 三期叠加阶段,板块整体 PB 仅 1.57 倍,处于历史中低位,具备较强安全边际;市场活跃度提升带动业绩弹性释放,叠加费用管控改善,盈利能力持续修复;行业正加速向财富管理、资本中介、国际化等方向转型,重塑估值逻辑。
"长期来看创利配资,券商作为资本市场核心载体,其战略配置价值日益凸显,可聚焦于头部集中化红利、财富管理渗透提升及国际化布局先发优势等方向的机会,尤其在政策倾斜、并购整合预期及创新业务拓展背景下,具备结构性阿尔法机会。短期波动恰为布局良机,建议通过证 ETF 产品捕捉板块 Beta,把握券商行业在改革红利下的系统性机遇。"陈兴文进一步分析。
金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